
雙橡 Twin Oaks
世界教室,移地學習,雙向奔赴,雙向成就
使命
為世界培養有深度、有理念的國際化人才
始於 2016 年
雙橡是獻給每一個思想成熟的你,最好的學院。
由美國 MIT/台大/北一女畢業的校友林竹芸 Maggie Lin 創辦,雙橡的理念始於 Maggie 的人生故事(見《成為台大人那一年,我很徬徨》)。
創立時,Maggie 正在美國 MIT 攻讀 MBA 企管碩士,由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 BCG 全額贊助。去 MIT 前,Maggie 已在 BCG 大中華區工作四年,但在 MIT 申請書上,她寫的願景不是成為商業精英,而是為教育做點什麼。
雙橡是在 MIT 誕生、台灣發芽的願景
Maggie 集結她的知識眼界、全球資源、國際人脈,全心研究「學習是為了什麼」、「怎樣才是有意義的學習」、「世界需要怎樣的人才」、「如何為青少年創造有意義的人生轉捩點」等。
她回到自己的人生轉捩點 - 芬蘭。
因此,雙橡的教育哲學,始於北歐芬蘭。
我們相信學習的終點,是走入社會,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下一代成為 Holistic Well-Being。
以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就是經濟獨立、有親情、友情、接納自己,更理想的是,變得有能力實現自己想看見的改變。
有的人功成名就,仍感到虛無,那是因為人類追求的是意義
如芬蘭是 Maggie 的人生轉捩點,若雙橡能是學員的人生轉捩點,我們希望他成為更有動力、更有方向、更有目標,知道自己是誰、想往哪去、該採取什麼行動的人。
為此,雙橡國際人才能力課應運而生,以哈佛的 See Think Wonder 觀察思考法為起點,世界教室、專案合作為媒介,21 世紀人才能力課作為培力,生涯規劃課回到自己,作為新的起點。種種設計都是為了回答我是誰、我跟世界有什麼關係。為世界培養有深度、有理念的國際化人才。
我們相信北歐教育哲學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活得幸福,也有「能力」活得幸福的下一代。他們將找到社會中的一個位子,在那裡成為他自己。
有能力才能實踐,實踐才能創造價值,創造價值就能自食其力。實踐,你才能認識自己,開始思考「如何成為自己」,所以「專案實作」一直是雙橡認為最重要的實踐,學員會在這和不同國家的人一起合作實踐,從高中就開始累積未來與國際人合作能力,也從中看見自己在世界的位子。
這是雙橡的信念,我們集結全球各地的資源,和不同國家的老師一起合作設計課程,就是為了讓你開始從實作中,認識自己,發展自己,成為自己。
我們的歷史
向芬蘭取經
2016 年
雙橡設計出第一門課程「芬蘭暑期學校」
2018 年
芬蘭暑期學校獲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獎
設計出第二門課程「香港寒期學校」
建立學院
2020 年起
寫出「有能力而幸福的人生主掌者」的七大能力,並開始以「學院」形式,為校友提供繼續成長和實作的機會。
推出商業實作系列課程,如企業策略營、商業世界實作營等
2021 年
與哈佛教育學院 Dr. Flossie Chua 合作推動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
展開世界教室
2023 年
集結全球資源,例如芬蘭智庫 Sitra 的 Megatrend Workshop
STW 思考挑戰賽獲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同年,也獲遠見·天下未來教育臺灣100
2024 年
推出「美國學習計畫」、「香港來台學習計畫」
2025 年
推出「美國 HTH 計畫」、「無界塾世界教室計畫」
HTH 計畫獲親子天下教育創新 100 獎9
成立年份
694
校友
35%
參加學院的長期行動計畫
我們的世界教室
芬蘭 Finland
雙橡創辦人的啟蒙地、人生的轉捩點,在這她對學習有新的定義,努力也變得有意義。芬蘭計畫又稱「再現轉捩點」計畫,這是啟蒙的起點。
美國 USA
雙橡創辦人的加速器,在這人會更有勇氣,大膽的創新和實踐,這種活力源自於美國的人與思想文化。美國計畫又稱「實踐加速」計畫,這是點燃動力的起點。
其他 Others
敬請期待,新的世界地圖和冒險之旅。
校友怎麼說
雙橡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它讓我更了解人為什麼需要學習,我們學習到的知識要怎麼運用在真實世界的場域。對還在摸索階段的人,雙橡在這個階段會給到很大的幫助。
台大國企 / 台南女中 Betty Wang
雙橡命名的由來
「雙」是彼此,你在學習,我們也從你身上學習。「橡」是橡樹,象徵智慧、堅忍不拔和毅力。我們希望看見每一位學員,都能茁壯成下一棵橡樹。
© 2025-2026 雙橡教育 Twin Oaks 版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