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BBC 有一部很有趣的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 7 Up) ,耗費半個世紀取材、拍攝、製作,記錄 14 個來自不同階級孩子的人生軌跡。
從 7 歲開始,每七年拍攝一次他們的生活,這樣的跟拍持續了半個世紀,直到他們 63 歲,從童年到步入老年,讓觀眾得以見證他們人生的種種變遷。
這部紀錄片開拍時,導演有一個明確的假設:即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預先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想和大家分享,紀錄片的 3 個跟拍結論:
✍️ 結論一:富者更富,但也遠遠不如我們想的那樣簡單
來自上層階級的 Andrew,從小對未來就有明確的規劃:高級中學→牛津/劍橋→成為律師,但 63 歲的他受訪說,他認為自己的成就應該歸功於教育,而非父母的物質或財富。
同樣來自上層階級的 John ,則表示不滿意導演給他貼上「上層階級」標籤,原因是他父親在 9 歲時過世,他憑藉母親的辛苦扶養和自己的努力,最終才考上劍橋大學。
他說:「人們總以為我們這個階層的人無憂無慮,卻看不到那些挑燈夜讀的辛苦和堅持。」
從兩位主角故事中,我們看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但主要並不是財富,而是眼界和視野,以及性格,將決定一個孩子的格局。
✍️ 結論二: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關鍵是教育
出身農民家庭的 Nick 生性內向靦腆,住在偏遠郊區,每天需要步行3 英里上學,但他是整部片子中「逆襲」最成功的孩子。
對科學很感興趣的他,憑藉自學和求知慾,21 歲時考入牛津並取得博士學位,後來在美國當大學教授,成為一名充滿自信的學者。
在 21 歲的那部片子裡,導演問起他成功的祕訣,他只笑說:「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成功的,不過是考上了牛津而已。」
但也正是教育,讓他有辦法突破原生階層,獲得打開視野、擴展心智的機會,也讓他擁有一片全新的天地。
✍️ 結論三:生命不到結束,人生就不算輸
來自中產階層的 Neil ,父母都是教師,對於 Neil 的課業成長賦予高度的期待。然而長大後的 Neil 並未考上牛津大學,甚至大學輟學,他說自己很想逃離那體系,他仍不清楚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35 歲的他居無定所,住在政府的救濟房裡,但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在社區參與話劇演出、也開始寫作。導演問他:「你覺得自己失敗嗎?」他說:「我還沒有死。」
時間來到 42 歲,當 Neil 再次出現在鏡頭時,他已經是倫敦的地方議員,他對這份工作很有熱情,並且持續擔任議員到 63 歲。
雖然當時在英國,議員並沒有固定工資,因此 Neil 還同時從事其他工作,兼職做業餘牧師、兒童法語家教、以及作家(儘管經歷多次退稿),但他仍然在中年時,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熱情和意義。
這部紀錄片跨越半世紀,帶給我們不少關於人生的深刻省思:成長環境雖然無法輕易改變,但真正決定命運的,是視野、教育機會、性格以及內在的驅動力。
幸福人生的定義,也不該僅停留在「世俗的成功」,而應該由內心的滿足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來衡量。
你對上述哪個孩子的故事最有共鳴呢?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參考資料:https://www.gvm.com.tw/article/7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