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竹芸(親子天下專欄作家/雙橡創辦人)|文章出處: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
受訪者:愛德華・克萊普(Edward Clapp)
現任:哈佛教育學院零點計畫(Project Zero)《創造者教育》的首席計畫主持人
經歷:哈佛教育學院資深研究員與講師、《參與式創造力 Participatory Creativity》的作者、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哈佛教育學院碩士
--------------
有沒有可能有一天,孩子能成為改變世界的人?
哈佛教育學院零點計畫的計畫主持人愛德華・克萊普深信「完全可能」。
創造是為了改變,為了讓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好,長期投入創造力教育的克萊普期待學生未來不只是被動的消費者更可以是積極的創造者。
要做到其實很難也不難,第一步就是要走出教室和人對話,找到自己改變的熱情所在。
克萊普是美國矽谷知名的創造力教育的推動者,是全球創造力講座的講者,從 2012 年就和美國矽谷的學校一起研究如何讓下一代的孩子們看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打造未來社會的創造者。他的研究遍及香港、秘魯、杜拜,橫跨半個地球,在不同的文化中,看見不同社會底蘊,能帶來不同的創造動能。如何讓看似天馬行空的創造,能帶入真實的世界,改變未來,克萊普透過視訊跟台灣的讀者們分享他的方法和見解,以下是親子天下專訪克萊普教授的精華內容:
Q:為什麼會開始投入孩子的創造力跟創造者教育(Maker-Centered Learning)呢?
A:我最早在紐約讀藝術主修,大學畢業後做過美術老師,聽朋友提到哈佛教育學院有藝術相關的教育,才來到哈佛,慢慢發現自己被創造力的研究所吸引。從 2012 年起,我開始跟矽谷的學校合作,研究創造者教育,他們特別想知道,如何把孩子們動手做東西的動能與熱忱,用在創造上,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因為我從小就是個熱愛創造的人。
Q:為什麼覺得「創造力」很重要?
A:我研究的創造力是參與式創造力(Participatory Creativity)。
你看看生活周遭的物品,都是社會上的某個人為了給別人使用而創造的,所以物品是有社會意義的,這些創造者的創造力為社會帶來了進步。每一個創造都會成為下一個人創造的基礎,所以,創造就是一種參與社會的方式,不論一個人在哪個行業,他都在做某一種創造。
我希望孩子不要只做被動的消費者,要做主動的創造者。
當他發現自己的創造能被他人使用,這個經驗會帶給他主動參與社會的動能,孩子會更敏感的關注社會中的各種設計,從中去觀察他想如何參與社會的設計,找到自己能參與的地方,成為帶來改變的人(Agency of Change)。現代社會中的氣候議題、社會議題、政治議題,都需要有人成為這之中的改變者,讓學生從創造中,獲得參與社會的習慣與勇氣,他會發現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
創造者教育(Maker-centered learning)和創客教育(Maker Education)不太一樣,創客強調要做出具體的作品,譬如學習製作無人機、機器人都是常見的創客教育。但創造者教育強調的是一種方法,創作的內容可以是具體的作品或是抽象的解決方法。
創造者的三種能力:
- 細緻的觀察力 Looking Closely
- 複雜事物的探究力 Exploring Complexity
- 機會的尋找力 Finding Opportunity 是創造者教育的核心
歷史老師可以用這方法研究世界的歷史議題,讓學生更細緻的閱讀資訊,研究情境中交錯的關係,找出系統中的機會,這方法是一種載體,它可以乘載各種學習,重點是在鍛鍊三大能力。
Q:你的經驗觀察,當老師們在推動創造力教育的時候,常遇到什麼挑戰?
A:大家對創造者教育常有四種誤解:
- 以為需要特定空間:坊間常講的創客空間(maker space)讓教育者誤以為一定要有空間才能創造,事實上在任何地方都能創造,一支筆、一張紙就能創造文章。
- 以為要用複雜工具:3D 印表機、Andruino 都是很好的工具,但使用紙板、鋁箔紙一樣可以創造。
- 以為只有 STEAM 會用到:其實人文科目、語言課、體育課都能用得上。
- 以為自造是現代的新觀念:人跟動物最大的不同是我們能做精緻的創造,人類大腦前額葉加上我們靈活的拇指,讓我們能拿起工具來創造,這是我們老早就會的能力。
有的老師會擔心沒有時間教創造。創造不是額外的科目,應該被融合在任何科目裡,帶孩子從不同科目中,養成仔細觀看、了解複雜性、找到機會點這三個習慣。
引導學生找出一個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跳進去做,從做的過程,看見創造的本質,就是不斷的累積,不要怕失敗,每一個失敗都是下一個成功的起點。學生會看見過程才是學習的重點,不是結果本身,當他習慣,就會有勇氣去帶來更大的改變。
Q:你的研究橫跨亞洲、歐洲、美洲,你覺得亞洲學生在創造力上跟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
A: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跟底蘊,形成不同的創造源頭。像我前面說的,創造不是一個人的,是眾多人的創造互相建築出來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基礎,成為當地居民延續的起源。
亞洲國家特別積極追求經濟發展,而創造能支持經濟,所以整體氛圍是很支持學生創造的,但比較我熟悉的美國跟香港,我發現香港的家長跟老師更保護學生,怕學生受傷,做創造時比較謹慎,有很多擔心,擔心是否買不到工具、會不會沒有足夠空間,我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讓孩子習慣創造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Q:你建議台灣學生可以怎麼用自主學習的時間來創造呢?
A:去找你有興趣的東西,走出去,走在校園、社區裡,到處看看,有什麼東西是你非常想為它帶來改變的。找人對話,收集資訊,多了解這件事情的系統結構。尋找有什麼活動跟組織,正在做跟你相關的活動,去找他們合作。
容許自己犯錯,不要把自己限縮在一個領域,讓自己廣泛觸及各種事物,學習各種事情,不要只鑽研一個特定知識。為任何你覺得有意義感,想看見改變的事物,創造一點什麼。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 / 翻轉教育 - 【大師專訪】創造力教育的起點:走出去,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作者:林竹芸|雙橡教育創辦人
雙橡致力於讓學生掌握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和行動力,找到人生的北極星。
雙橡創辦人結合自己做 BCG 管理顧問的經驗、哈佛教育學院 See Think Wonder 的理論設計各式雙橡課程,包含芬蘭暑期學校、香港寒期學校、亞馬遜企業策略營、商業世界實作營等,讓學員在實作中,看見自己的能力、看見同儕值得學習之處,也看見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同時,雙橡創辦人帶著過去的學員們,開始創造人類社會的各種可能,讓下一代看見如何結合務實和理想,讓理想的實現變得可能,例如打造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透過雙橡學院全體師生的力量付諸實踐,讓世界看見有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又有行動力的下一代社會人才,已經在世界中的某一角落開始崛起、塑造新的社會樣貌,帶著人生的意義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