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竹芸(親子天下專欄作家)|文章出處: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
受訪者:拉德.加西亞 Rod Garcia
曾任職於芝加哥大學的招生委員會,現擔任 MIT 麻省理工大學史隆商學院首席招生官達29年,負責商學院招生委員會的運作、招生機制、甄選機制、入學機制的設計。
鼓勵孩子不要盲從的跟著潮流,要敢於形成自己的想法,並加以佐證、判斷,最後,鼓勵他去實踐。
目前全球二十五歲到六十五歲的各方領導人,凡是從 MIT 史隆學院畢業的,幾乎都是拉德.加西亞(Rod Garcia)在過去近三十年間,從全球各地親自面試後,一一選進來的。
從一九八九年起,他為MIT史隆管理學院挑選最適合的學生。MIT史隆管理學院是世界頂尖的管理學院,每年都有來自各國的優秀學生希望進入求學。
這樣一位靈魂人物,卻出人意料的親和。決定要採訪加西亞後,我到他的辦公室敲門,迎面而來的是和煦的微笑,溫暖的眼神,聽到我提出想要請他為台灣談談國際人才的養成議題,二話不說的打開電腦上的行事曆,敲下最近的空檔,在我離開前,叫住我,沉默了一下對我說:「我很喜歡台灣,也希望未來有更多台灣人能走到國際的舞台。」
這位花了三分之一個世紀,為各行各業招募領袖人才的首席招生官,到底怎麼看待國際領袖人才的養成,又怎麼看台灣人與外國人的差異呢?以下為專訪內容:
Q:許多父母都希望將孩子培養成「國際領袖人才」,在您來看「國際領袖人才」有什麼特質呢?
A:「國際領袖人才」要有「國際觀」也要有「領導力」。
我講的「國際觀」是指國際視野,看事情不只從自己國家的角度出發,也能站在其他國家的角度,了解別人的動機,推測別人接下來的行動。有國際視野的人,約略知道全世界正在發生什麼,這些事可能會影響誰。會意識到文化間的不同,能理解彼此的差異,願意退一步,思考別人為何做與自己不同的選擇。
因為理解而認同,進而相互合作。所以,國際化的人才應該對本國以外的人事物有所接觸,他可能是曾在國外工作過、出差過、或在國外念過書,讓自己累積國際的經驗與世界接軌。
至於「領導力」,我認為是「做決定的能力」,對於做決定會遇到的壓力和挑戰,能一一面對,面對模糊的問題,能找出評斷的依據,做出理性的決定。領導人不是每次都要靠自己,如果能組成團隊,讓團隊一起做出決定,也是很好的領導力。
我覺得任何個性的人都可以養成領導力,關鍵不在個性,而在敢於決定,善於做好的判斷。懂得為自己做判斷,就不怕與眾不同。我看了許多優秀人物,都敢於走出自己的路,知道自己的弱點,讓自己被優秀的人包圍,懂得借助團隊的力量,不需要逞強覺得自己什麼都要會。
我記得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把華爾街最擅長預測股價的分析師,抽出來放到另一個團隊,這位分析師的預測很快就不如以往了,後來這位分析師自述,他過去的成功其實跟他身邊的團隊也是高度相關的,成功是團隊共同促成的成果。
Q:如果是要長期待在自己國家的人,未來不會出國工作和生活,也需要培養國際視野嗎?
A:當然要。這是個全球化的世代,我們在國內想做的事情,都有可能被國外的事情影響,更何況很多國際事件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拉丁美洲有一些政治動盪的國家,忙著處理內亂,不想參與國際事情,國民普遍也只注意國內事務,但是,仍免不了受到其他國家政治角力的波及,所以,不管別人並無法阻擋別人對自己的影響,要去看,才知道如何判斷。
領袖人才是協助團隊做決定的人,所以國際視野特別重要,因為任何一個決定,都會間接影響其他國家的人,所以具備全球化的經驗、國際的視野才更有能力做出好的決定。
如果你沒有國際視野,但別人有的話,你很可能被邊緣化,被世界淘汰,或被別人取代。
Q:你強調什麼性格的人都能成為領導人,領導人的特質是能做出決定,那麼如何培養做「好決定」的能力?
A:練習參考客觀的證據來協助你做決策,而不是只靠直覺。
我以前聽 MIT 經濟學教授、前 IMF 首席經濟學家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說過:現實中的問題不會是來自學校給的幾頁紙,而會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做決定的人需要學會從雜訊中,提取重要資訊,憑藉這些資訊,幫自己做出成功機率最高的選擇。
所以MIT特別重視數據分析的能力,第一年的學生一定要學「數據模型與決策」(Data, Model, and Decision-Making),養成解讀數據的能力,學會嗅出數據告訴你的線索。
Q:前面提到領導者「敢於與眾不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情嗎?
A: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並且用心去做。「敢於不同」不是說要走極其特殊的路線,而是把一件簡單的事,也做得很有個人特色。
我舉個例子,我剛面試了一個MIT電機所的博士生,我覺得他就很敢於不同,他選擇做一個自己很感興趣的論文主題,當你問他為什麼選這個,他能很清楚的講出來為什麼,從他的眼神裡,你能看到他對自己想做的,有想法,也有行動力去做,不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有跟到潮流。當他的教授提出異議的時候,他能聽進建議,也能在做驗證之後,跟自己的教授提出其他做法,試著改變教授的想法,這是很敢走自己的路的人。
Q:在你看來,過去這幾十年的人才特質有什麼變化呢?
A:本質上來說沒有變化,仍是要成為一個有能力做決定的人,變的是人與人合作的方式。
以前的領導人才大多是「指揮型領導人」(Command-Control Leader),常以直接指揮的方式,要團隊成員執行他的想法。但現在的領導人才,愈來愈需要像「教練型領導人」(Coach Leader),團隊中優秀的人愈來愈多,領導人不需要是裡面最優秀的,但要是能找到人才、養成人才的,領導人要把自己變成教練,引導你的隊員(想像是最好的籃球選手),讓隊員個個都發揮自己的強項,為團隊得分。一支球隊要贏,並不是靠籃球教練自己下場打的。
教練型領導人會讓所有隊友都覺得自己是個領導人,把主導的責任分散到各層級,不是只有一個人在領導。因為好的團隊應該是每個人都做好自己層級的工作,就像學校裡每個教授都會管好自己的教學領域一樣,不需要院長天天去盯著每個人。
Q:如果拿台灣人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人做比較呢?
A:要突破一個迷思,來自哪個國家或哪個文化,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各國都是一樣好的,文化是很中性的特質。或許有人認為,某些文化對人很和善會有影響,或某些文化特別有氣場,但其實這些差異,都不是決定成功或失敗的要素。
如果真的要說,對台灣人的觀察,我會回到前面說的:首先,要試著更有國際觀。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做什麼,了解自己跟外界的連動性。再來,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決斷,要有膽量影響別人的決定。最後,要採取行動,不要等在那裡,等別人下指令。
講到國際觀這塊,我可以分享一下其他國家的情況。我看到新加坡、中國、日本有不少學生都有意識的在注意其他國家的發展,想去看別人怎麼做事,學別人的一套回去,所以會去外面工作、學習。以色列也是,出國不只看別人如何做,還習慣問為什麼如此做,我們是不是也能這樣做。
或許有些國家的教育,賦予學生更多權利發表己見、影響別人的決定,但這些能力也能靠家庭教育去培養,養成有個人想法與行動力的孩子。
Q:您認為家長可以怎麼協助孩子培養這些能力呢?
A:帶孩子學外語,把觸角伸出去,不一定是要學第二外語,就算只把英文學起來也可以,因為懂外語可以讓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然後練習讓孩子走出去,像是做交換學生,去了解別人怎麼做事、想事情的,而且早一點開始更好。鼓勵孩子打破國界的限制,去了解外面世界與自己的關係。
另外,爸媽可以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他講出為什麼有這些想法,還有說出自己這麼想是想達成什麼。鼓勵他們不要盲從的跟著潮流,要敢於做自己,敢於形成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為自己的想法,蒐集客觀的資料,去佐證、判斷自己想做的事是否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最後,鼓勵他去實踐,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為自己的想法採取行動。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 / 翻轉教育 - MIT史隆商學院首席招生官拉德.加西亞:全球人才招生官的領袖養成術
作者:林竹芸|雙橡教育創辦人
雙橡致力於讓學生掌握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和行動力,找到人生的北極星。
雙橡創辦人結合自己做 BCG 管理顧問的經驗、哈佛教育學院 See Think Wonder 的理論設計各式雙橡課程,包含芬蘭暑期學校、香港寒期學校、亞馬遜企業策略營、商業世界實作營等,讓學員在實作中,看見自己的能力、看見同儕值得學習之處,也看見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同時,雙橡創辦人帶著過去的學員們,開始創造人類社會的各種可能,讓下一代看見如何結合務實和理想,讓理想的實現變得可能,例如打造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透過雙橡學院全體師生的力量付諸實踐,讓世界看見有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又有行動力的下一代社會人才,已經在世界中的某一角落開始崛起、塑造新的社會樣貌,帶著人生的意義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