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竹芸(親子天下專欄作家)|文章出處: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
受訪專家:露易莎.羅森禾 Louisa Rosenheck
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好玩的旅程實驗室」計畫副總監、哈佛教育學院講師教授
學歷/哈佛教育學院科技教育碩士、布朗大學資訊工程系學士
自造教育風潮襲捲全球,愈來愈多孩子喜歡、且適合透過「動手做」來學習。台灣各地也出現中小學自造中心,但自己製造的新鮮感退去後,愈來愈多人問:「孩子到底學到什麼?」「沒有考卷成績,怎麼評量孩子的進步?」
MIT「好玩的旅程實驗室」(Playful Journey Lab)計畫副總監露易莎.羅森禾(Louisa Rosenheck)正是自造教育評量專家。今年初她受邀前往美國最大的教育年會「西南偏南—教育」(SXSW EDU)演講,之後又飛往香港教導老師們如何評量自造課程。羅森禾正在為美國政府執行一項嶄新的計畫:為自造教育設計一份有效的成長評量,記錄孩子究竟在自造的玩樂中學到什麼。
羅森禾的團隊在全美東西岸兩所中學進行兩年的實際測試後,開發出一個名為「不只是評量」(Beyond Rubrics)的嶄新評量工具。她也在《親子天下》的專訪中,分享給台灣的學生、家長、老師,可以如何利用這免費的工具箱,為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留下更豐富的紀錄。以下是專訪的精采內容:
Q「好玩的旅程實驗室」在做什麼?
A它是從MIT眾多教育實驗室中獨立出來的實驗室,專門研究評量方式,尤其是評量面對未來的能力(Future-ready skills)。我們很早就發現,「玩」是培養未來能力最常見的場景。玩的時候,你不怕犯錯,還敢於創新,面對挑戰也輕鬆自如,即使有批評,也經常是有建設性的話,所以MIT很多教育實驗都與玩有關。
學習就是一種邊玩邊成長的旅程,我們研究的是「你在這好玩的路上走到哪兒了」,所以我們名叫「好玩的旅程實驗室」。
Q 美國政府為什麼贊助「不只是評量」(Beyond Rubrics)計畫?
A 為了讓在自造教育中養成的抽象技能具體顯現出來。在自造教育、專題式學習中常用的評量工具叫評量指標(Rubrics),但評量指標對自造教育並不夠,因為它只評量完成的成品,很少評量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在自造的過程裡,孩子腦中、手中展現出許多能面對未來的能力,例如不怕挑戰,在傳統的評量指標上很少被標示出來。
一個常見的例子是勇於嘗試的學生,常因試驗時間過長,導致無法完成作品。按照一般的評量可能會給學生不及格,但這樣就沒鼓勵到他保持創造、冒險的態度,所以我們需要新的工具,收集過程中所有展現關鍵能力的紀錄,幫助孩子看見自己具備了哪些面對未來的能力。
美國推行自造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這些能力很抽象,所以美國政府決定資助MIT,研發一套有效的評量工具。
Q 怎麼用「不只是評量」進行評量?
A 我們用它來評量自造教育能培養的七大能力:
1.使命感(Agency):我敢於做決定,也勇於做對他人有益的事。
2.設計力(Design Process):我能規劃、創造、測試、反覆修正我的創造。
3.社群力(Social Scaffolding):我是協助其他人學習的團隊參與者。
4.冒險力(Productive Risk-Taking):我願意承擔有建設性的風險,跳出舒適圈,從失敗學習。
5.問題解決力(Trouble-Shooting):我具備不斷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工具與堅持。
6.連結力(Bridging Knowledge):我能結合自己的經驗、文化、知識,用在我做的創作上。
7.知識力(Content Knowledge):我透過自造深化我對知識的理解。
我們說的「評量」是一種學生的自我紀錄。透過記錄學生在創造中展現出哪些行為,來判斷孩子是否獲得了自造教育想培養的七大能力。假設某學生想訓練社群力、冒險力,當他觀察到自己會主動幫其他人的時候,他就可以把這件事記下來;當他決定冒險嘗試沒人用過的材料,也可以記下來。專題結束,老師再跟學員一起回顧,討論過去採取的行動,有沒有跳出舒適圈、行動的品質有多高,最後跟學生一起定出期末成績。
為了在能力展現的當下做好紀錄,我們創造了很多工具,例如「成就多面體」,它可以降低大家以成品論成敗的傾向。成就多面體是一個孩子的成長紀錄,它的每一面都乘載一個未來能力,學生每次發現自己使用相關能力,就在同一面貼貼紙,或寫下文字紀錄。最終學生可以拿著成就多面體,來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另一個工具是讓學生把自己想提升的三個能力,用便利貼寫在自己的桌上,當老師、同學在過程中,發現你使用了未來能力,貼張便利貼在你的桌上。視覺上也能達到自我暗示效果:學生每次抬頭看到桌上的進度狀態,會更願意做出改變。
學生即使是因為評量而驅動自己做事,也不用太擔心,因為他驅動的行為正在建設他們未來的能力,只要他不斷強化有益的行動,未來就能看見自己的改變。
Q 這類評量目前在各公立學校試驗,成效如何?
A 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用紀錄取代分數。有的學校很習慣專題式教學,所以第一眼看到這工具就很興奮,因為老師、學生、家長都知道這能解決什麼問題。但如果是習慣用考試評分的學校,家長反彈就很大,即使校長、老師支持,推行仍會遇到很多問題。
我們目前只設計了給老師、學生的「心理建設」材料,現在覺得也需要做一版給家長。心理建設的過程,能幫助參與者更了解創客教育能建立什麼樣的未來能力、要怎麼觀察出這些能力、怎麼使用工具紀錄、哪些行為值得紀錄等。這步驟很重要,老師、學生都需要在創作前,先做好暖身。
Q 台灣現在推行一○八課綱,鼓勵孩子整理學習歷程,你覺得台灣學生可以怎麼運用「不只是評量」來記錄學習歷程?
A 如果是有關創作的課程,可以從MIT網站免費下載「不只是評量」的全套工具箱,幫自己記錄成長過程,把自己展現七大能力的時刻、具體行動都記下來,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過程中,想過什麼、嘗試結合哪些跨領域的能力、使用哪些課本的知識等。孩子在家自學的家長,也很適合採用這套工具。
除了前面提到的成就多面體、便利貼,學生還可以用自拍影片的方式記錄。我們另一個工具叫做「解決困境工作站」,在工作站的桌上放有一台錄影機,當學生卡關,就來工作站按下錄影,記錄自己解決難題的過程,捕捉關鍵瞬間。
第一次接觸「不只是評量」可以先從閱讀七大未來能力開始,了解每一項能力是什麼,在開始做創作前,先選二至三項想培養的能力,跟孩子一起腦力激盪,討論「什麼行為是這幾項能力的展現?」「這次的創作中採取什麼行動可以使用到這些能力?」等。把討論出來的結果,記在成就多面體上,每次採取相關行動,就在多面體上寫下更詳細的紀錄。我相信創作的最後,每個人都能看到,原來我們每一天都在成長。
文章出處:轉載自親子天下 - 專訪MIT自造教育評量專家 露易莎.羅森禾:沒有考卷,「動手做」怎麼打分數?